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仙桃市委员会网站!
当前位置:仙桃政协 > 建言成果9 > 信息浏览
市政协九届九次双月协商座谈会情况汇报
文章来源:仙桃市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8-10-18

市政协九届九次双月协商座谈会情况汇报

——关于“发展康养产业,提升幸福指数”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

   10月18日,市政协主席周谊群主持召开九届九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就“发展康养产业,提升幸福指数”专题进行协商。市政协常务副主席胡水清,副主席张德萍、郭金相参加会议;市政协常委杜伟华、张良平、蒋宇峰,市政协委员庹耀东、刘政,专业人士黄江华围绕会议主题进行协商建言;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旅游委、市体育局主要负责人对委员建言作回应发言;市政府副市长曾伟昕出席会议并讲话。经归纳总结形成如下建议:

   一、我市康养产业的现状

  康养明天的朝阳产业,未来经济的新引擎。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受思想偏差、观念误区影响,我市康养产业发展较慢,存在融合不够,质量不高的问题。全市24家养老机构,共有养老床位9640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3张,远低于国家标准。由于长期康复没有纳入医保范围医疗机构可提供的康复床位只有800张,供需矛盾突出。综合看我市康养产业现状,调研组认为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观念滞后市对康养是健康事业、养老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体育事业、旅游业、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定位认识不够。对通过发展康养产业推进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统筹基本公共服务体改革,健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二是质量较低目前我市普遍存在养老服务设施简陋,康复服务简单的问题。现代化、高标准的服务在我市鲜有发现。全市旅游、体育公共产品基本无康养特色。现代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质,但规模不够加上同质化问题,没有形成品牌。三是结构不优。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政府部门职能整合市场主体对接渗透不够还未形成康养产业对生命全周期,对健康全覆盖的产业结构四是产业太弱。由于我市没有把康养产业纳入招商引资重要方向,优惠政策不到位,各项补贴标准低,尤其受土地使用和资金制约,外部资本参与热情不高,“关注多于行动”导致市场经营主体规模不够、产业太弱。

   二、外地发展康养产业的启示

   8月底,市政协常务副主席胡水清率调研组专程前往四川泸州市、攀枝花市、米易县;贵州六盘水市、赤水市;云南安宁市等康养产业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外地经验给我们四点启示。

   1、环境是打造出来的。攀枝花1965年建市以来,依托钒钛资源,把发展重工业作为城市主要定位,城市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一度成为全国严重污染城市之一。2010年,为推进城市发展转型,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发挥城市“六度”(即:高度、温度、湿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优势,打造阳光康养之都的战略。通过7年艰苦的环境整治,全市自然资源得到全面修复,森林覆盖率重新达到63%,水质、空气、土壤质量明显好转。种好梧桐树就不愁引不来金凤凰。近年来社会资本和康养人群不断涌入攀枝花,2012年到201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从66.85亿元增加至279.31亿元,年均增加33%,来此康养人群已经超过20万。

   2、产业是扶持出来的。攀枝花市成立以主要领导牵头,包括20余个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协调康养产业发展。赤水市将康养产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医养融合、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上加大扶持。六盘水市创新举措,从土地落实、资金补助、税收减免等方面对社会养老机构给予优惠。泸州市大幅度提高康养产业补贴标准,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安宁市全面推进“告知承诺”、“项目秘书”、“企业保姆”,开辟对接服务项目的“强磁场”,截止2017年,累计引进项目22个,累计到位资金104.76亿元,以温泉康养和运动康养为特色的产业初具规模。

   3、优势是融合出来的。融合做产业加法,不仅能加出“物理聚合”,而且能加出“化学反应”,各地在促进产业融合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独特优势。在“康养+医疗”方面。赤水市探索社区数字医疗信息系统,通过全时段远程健康监测,实现了医疗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攀枝花市将康养护理院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打通医与养最后一厘米的障碍。在“康养+旅游”方面。各地注重在旅游景点中赋予鲜明康养特色,着力雕琢一批高端旅游农庄、康养小镇、特色街区、汽车营地,促进“康养+旅游”融合发展。在“康养+农业”方面。四川米易县把发展康养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载体,围绕“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村舍变旅舍”,构建“特色农业支撑康养产业、特色新村成为康养基地”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从而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

   4、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2016年,攀枝花市创办国内首家国际康养学院,为康养产业发展搭建人才孵化器,两年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与国内专业大学联合办校,共培养康养产业所需专业人才1265名。2017年攀枝花市出台《人才新政七条》,给予人才更大的工作便利和更好的生活待遇,引进康养产业高端急需人才131名。泸州市着力实施“百千万康养骨干人才培训工程”,依托全市丰富的医教资源壮大人才规模。正是夯实了人才基础,才能让各地康养产业创新不断、活力不减。

   三、对我市发展康养产业的建议

   康养产业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接民生福祉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人已达29.1万,占总人口的18.6%,高于全国15.5%的比例,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统计全市亚健康状态人群达到人口的60%,已突破90万,康养市场需求巨大。然而我市的康养产业远远滞后于群众需求,还处于最初级阶段,要实现从满足生存到享受生活转型,赋予群众更多获得感,发展康养产业意义重大。因此建议:

   1、破除先天不足的误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康养产业首先要解放思想,以思想大解放推进产业大发展,以观念大提升促进质量大提高。要破除先天不足的误区,充分认识我市发展康养产业独特优势。仙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夏暑、四季分明,这样的气候类型更有利于人体正常代谢,对于增强免疫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仙桃水资源丰富,因为有水,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对健康十分有益,邻水而居、逐水而嬉本就是康养最好的形态,芦苇荡里、桃花林中蕴藏着无限康养商机。仙桃土地肥沃,土壤硒含量丰富,是全国仅有的两块黑土地之一,南北作物都能在此种植,可以说种什么就能长什么,长什么就能收什么,发展康养特色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就能为康养产业营造出有利的发展环境、舆论环境,继而制定出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2、推进不拘一格的发展。创新是事业发展不竭动力。发展我市康养产业必须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创造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达到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效果。要高起点编制全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要突出发展定位,建议发挥我市独特资源优势,首创以水为媒介的康养模式,以湿地康养和田园康养作为主打方向,把水在养生、养心、养性方面的特质发挥出来。要把运动康养作为重要补充,擦亮我市运动之城的名片。要做好统筹布局,根据不同层次需要发展康养产业,市级要发挥好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建设高铁小镇、沔阳小镇、梦里水乡、沙湖湿地、百万花海等5个高档康养版块,不断增强我市康养的辐射能力和虹吸效应。镇村要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高质量建设一批普惠于民的康养场所,实现市镇村三级联动,高中档合理搭配的康养服务体系,全面满足社会需求。

   3、放大市场主体的作用。要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用招引工业项目优惠政策扶持康养产业,为招商创造条件,为融合奠定基础,不断做大产业规模。要学习先进地方经验,做好顶层设计,整合行政资源,统筹社会力量,形成最大合力。建议市委、市政府把支持康养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对接起来,出台支持养老服务业、促进健康服务业、扶持医养融合产业、拓展旅游市场等一揽子优惠政策,补齐产业发展政策短板。要加大对鄂旅投、保利集团等重点企业支持力度,为吸引更多大的市场主体进入形成导向。财政、金融部门要将康养项目建设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人社、卫计、民政、旅游、体育等部门要对龙头企业给予政策倾斜,使项目资金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要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作用,指导旅游项目规划区村镇向康养民宿发展,促进农民向康养服务业就业转型,把康养产业办成全民普惠的民生产业,办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要立足我市水乡湖鲜、富硒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做大做精黄鳝、稻米、莲藕、沔阳三蒸等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使仙桃康养不仅看得见,而且带得走。

   4、坚持筑牢产业的底盘。环境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底盘,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要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不动摇,把提高水质作为我市发展康养产业生命线,不断改善水环境。要把扩大湿地面积与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统筹推进,促进环境根本好转。要坚持多种树,种多种树,种经济附加值高的树,不断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使百里桃林、千亩荷塘、万顷芦荡深入人心。要大力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发挥好仙桃职业学院的作用,兴办与康养相关的专业,广泛培养康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工匠人才和技能人才,使我市成为康养产业人才重要输出基地。要为康养产业发展创造持续宽松的创业环境,对外来专业人士、年轻创业团队、新兴康养业态给予大力支持,不仅打开大门,而且亮起绿灯,帮助他们快速发展,加速发展,实现我市康养产业规模与质量的同步大发展、大提升。

 

                       政协仙桃市委员会  

                       20181116